概念速记

1、园艺种苗工程学:研究园艺植物种子、种苗的特性和生命活动规律的基本理论和应用技术
2、种子:农作物和林木的种植材料或者繁殖材料。
  • 植物学角度:雌雄配子受精并由受精卵发育而成的繁殖器官
  • 栽培(园艺生产)角度:在生产上被利用作为播种材料的,不论植物的哪种器官或其营养体的哪个部分,只要能供繁殖后代和扩大再生产用的,统称为种子。
3、人工种子:植物在离体培养条件下诱导产生的胚状体,经过有机化合物包埋在其表面形成能起保护作用和提供营养的种皮,从而获得的一种类似种子的人工合成物。
4、有性繁殖:通过雌雄蕊及子房等繁殖器官进行授粉受精后,由受精卵经过细胞分裂分化进而形成种子的这种有性繁殖器官。
5、无性繁殖:利用无性繁殖器官形成新的独立个体的繁殖方式。
notion imagenotion image
6、自花授粉:在自然授粉情况下,雌蕊依靠来自同花雄蕊上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
7、异花授粉:在自然情况下,雌蕊主要依靠异株或者同株异花的花粉完成授粉受精。
8、常异花授粉:自然授粉情况下,以自花授粉为主,但天然杂交率较高。
9、自根繁殖:利用植物器官、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细胞全能性,发根、芽或枝,从而长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式。
10、嫁接繁殖:利用接穗的芽和砧木的根,通过嫁接的方式,将两个个体合并为一个个体。
11、扦插繁殖:将植物部分营养器官扦插于基质中,使其生根、抽枝成为一株完整的新植株,可获得与母株遗传性一致的种苗或砧木。
12、再生作用:当植物体的某一部分受伤或被切除而植物整体的协调受到破坏时,能够表现出弥补损伤和恢复协调的机能。
13、育种家种子(原原种):育种家育成的遗传性状稳定的品种,或者亲本最初的一批、可用于繁殖原种的种子。具有最高的品种纯度和最好的种子品质。
14、原种:用育种家种子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第一代至第三代种子、是生产良种的种子。
15、良种(生产用种):常规种子按原种按技术操作规程繁殖的,达到良种质量标准的第一至第二代种子,以及达到杂交种良种质量标准的杂交种1代种子。是供大面积生产使用的种子,是种子市场交易的种子,是主要商品化的种子。
16、一年生采种:自然条件下,当年播种即可形成产品器官,又能当年采收种子。
17、二年生采种:自然条件下,播种当年进行一定的营养生长(并形成产品器官),经过一个冬季后于次年春季抽薹开花结实、采收种子。
18、三年生采种:自然条件下,正常季节播种当年只进行一定的营养生长,次年形成产品器官,第三年方能收到种子。
19、大株采种(移植采种):按正常的生产季节播种,在产品器官成熟时选择种株,即为大株。这种种株定植于留种田,于次年采收种子。选择多、占地大,所以制种少、成本高。
20、中株采种(移植采种):播种期比大株留种迟20-40天,密植度更高,在产品器官的收获季节,其产品器官已经初步形成,品种的主要特征也已经基本得到表现,从而进行选择获得种株。
21、小株采种(直播采种):比中株采种迟了30-50天,有的种类如白菜萝卜等甚至可以在第二年早春播种。小株采种必须用种性纯正的原种直接播种于隔离条件好的采种田中,一般是阔幅条播。不能体现品种在产品器官上的特征特性,不可能进行选择,只能起到去杂去劣的作用。只能用于生产用种的生产,不能再用于繁殖种子。
22、简易制种法:人工去雄制种法,用人工去掉雄蕊或雄花、雄株或者部分花冠,再任其与父本自然授粉或人工授粉,最后从母本株上采收一代杂种种子的方法。
23、苗期标记形状制种:利用双亲和杂种一代在苗期表现的某些植物学性状上的差异,在苗期可以较为准确鉴别出杂种和亲本苗。
24、利用化学去雄剂制种:利用某些化学药剂杀死雄蕊或者使植株只开雌花,从而进行自然授粉或者人工辅助授粉以生产一代杂种种子。
25、自交不亲和性:植物的雌雄两性器官及其配子在形态和功能上正常,在不同基因型之间授粉能正常结子,但花期自交不能结子或者结子率极低的现象。
26、雄性不育系:采用一定的方法、按照一定的选育程序,可以育成不育性稳定的系统。
27、不耐干燥期:将不同成熟期的种子从果实中取出,在空气干燥后进行发芽试验,种子全部死亡,该期就是不耐干燥期。往往是种子发育初期。
28、耐干燥期:上述处理后能导致发芽,就是耐干燥期。一般是成熟的中后期。
29、种子成熟:包括形态成熟(种皮坚固、颜色呈现品种固有色泽)和生理成熟(含水量减少、硬度增加、干重不再增加、胚具有最高萌发能力、酶活性降至很低)。
30、种子后熟:着生种子的器官(果实甚至整个花序或者植株)采收后在一定条件下存放一定时间再脱粒,使种子能够从母体再吸收一些营养。
31、种子脱粒:将种子与其母体相分离的过程。
32、种子清选:将饱满种子与杂质及瘦、秕子分离。采用一定的方法将混入种子中的各类杂质,比如茎、叶、损伤种子的碎片、杂草种子、泥沙、石块等进行清除的过程。
33、种子加工:从采收脱粒到种子播种前所采取的各种处理,包括种子干燥、种子清选、种子包衣、种子包装等一系列工序。
34、种子处理和包衣:在种子采收后播种前进行杀菌消毒,肥料或者微量元素浸拌种,低温层积、生长调节剂处理和包衣等强化方法。
35、种子包衣:利用黏着剂将杀菌剂、杀虫剂、微肥、植物生长调节剂、着色剂或者填充剂等非种子物质黏着在种子外面,以达到使种子呈球形或者基本保持原有形状,以提高抗逆性、抗病性、加快发芽、促进成苗,提高种子播种质量。
36、种子检验:应用科学、先进和标准的方法对种子样品的质量进行正确的分析测定,判断其质量的优劣,评定其种用价值的一门科学技术。
37、种子质量:由种子不同特性综合而成的,包括种子的品种质量和播种质量。
38、品种质量:与遗传特性有关的品质,可以用纯、真两字概括。
39、播种质量:种子播种后与田间出苗有关的质量,可用干、净、强、壮、饱、健概括。
40、真实性:种子真实可靠的程度。
41、纯度:品种典型一致的程度。
42、净度:种子清洁干净的程度,是计算种子用价的指标之一。净度高、种子中杂质少,可利用种子数量多。
43、壮:种子发芽出苗齐壮的程度,可用发芽力、生活力表示,发芽率也是种子用价的指标之一。
44、饱:种子充实饱满的程度,可用千粒重表示,也是种子生活力指标之一。
45、健:种子健康的程度,通常是病虫感染率表示。
46、干:种子干燥耐藏的程度,种子水分百分率表示。
47、强:种子强健、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通常用种子活力表示。
48、容许误差:同一测定项目两次检验结果所容许的最大差距,超过此限度则足以引起对其结果准确性产生怀疑或者认为所测定的条件存在真实的差异。
49、种子贮藏:采用合理的贮藏设备和先进科学的贮藏技术,人为控制贮藏条件,将种子质量的变化降低到最低程度,最有效地保持旺盛的发芽力和活力。
50、种子寿命:在一定环境条件下能够保持生活力的期限。
51、平均寿命:一个种子群体的发芽率降低到原来的50%所经历的时间。
52、自根繁殖:利用植物器官、组织的再生能力和细胞全能性,发根、芽、枝,从而长成一个独立植株的繁殖方式。
53、枝插:以带芽的茎作为插条进行扦插的方法。
  • 硬木扦插(休眠扦插):以生长成熟的休眠枝作插条进行扦插。
  • 半硬木扦插:夏季以发育充实的带叶枝梢作为插条。
  • 软木扦插(软枝扦插、绿枝扦插):在生长季以较为幼嫩多汁的枝梢作为插条。
  • 草木扦插:以多汁的嫩梢作为插条。
54、叶-芽插(单芽插):以1叶1芽及其着生处茎的一部分作为插条的方法。
55、叶插:用一片叶或者叶的一部分作为插条。
56、根插:用一段根作为插条。
57、压条繁殖:将连着母体枝条压埋土中或者包埋于生根介质中,待不定根产生后切离母体,形成一株完整的新植株。
58、分株繁殖:利用母树根蘖、匍匐茎、根状茎、吸芽等在生根后切离母体培育成独立新植株。
59、根蘖:植株由地面长出的枝条
60、分球繁殖:依据母球自然分球的习性进行分栽的繁殖方法。鳞茎、球茎、块茎、根茎、块根。
61、品种退化:由于品种遗传性的变异而引起原品种的优良性状、典型性和一致性,部分或全部丧失的现象。
62、芽变:体细胞突变,发生于芽的分生组织细胞,由变异了的芽萌发成枝条和由此长成的个体,在其组织和器官的性状特征上与原来品种类型表现不同。
63、迁移:由于花粉、种子或者植物个体的引入,带来了新的基因并与原群体发生交配,从而引起群体基因频率的变化。
64、生物学混杂:品种间、变种间或者种间因为天然杂交而造成品种退化的现象。
65、机械混杂:在繁殖的品种种子(种苗)内混杂进了异品种或者异作物种子(种苗)的现象。
66、机械隔离:利用机械设施比如纸袋、网纱、大棚、温室等进行隔离的方法。
67、自然隔离:将容易发生天然杂交的品种、变种或者种的留种地隔开一定距离,以达到防止天然杂交目的的方法。
68、花期隔离:不同品种开花期不遇,就可以避免天然杂交。
69、提纯复壮:针对作物品种在繁殖和使用过程中混杂退化现象,采用适当的方法恢复其优良特性。
70、繁殖系数单位面积上作物种子的收获量与播种量之比
71、亲和指数:同一株系内花期授粉时,结籽数除以授粉花朵结荚数的数值。自交不亲和的亲和指数小于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