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想国讨论
追求真善美的过程
智慧、勇敢、节制
孔子与子路、子贡、子渊
孔子:为什么没人接受我们的主张呢?
子路:德性不够好
孔子:按你的说法,伯夷和叔齐耻食周粟,德性够好
子贡:(孔子称其为瑚连之器)你讲的是尧舜禹的道理,听不懂,要降低道理。
孔子:不能一碰到困难就降低标准。
子渊(颜回):夫子之道至大,推而行之,何病?不容然后见君子。(类似于柏拉图,千百年来没有一个哲学家、圣人被人真正接受过,因为人的内心都是有黑暗的)
人的内心都是有黑暗的 -> 海明威的《杀手》、奥康纳《好人难守》
人不可能看见别人真正的黑暗,黑暗是看不见的。
柏拉图相信,理性是具有穷尽黑暗的能力的。
灵魂三分:但实际上,没有人能够用理性控制住激情和欲望。善是理性所没办法完全的责任。善是一种信仰。
理性有它的界限,就像我们没法用理性穷尽知识。理性是被黑暗包围着的。
尼采认为非理性是很重要的。当然这种非理性更多是指冲动,是好的一面,和柏拉图所指的非理性是不一样的。
思想家拼命建立光明的、乐观的一面。尼采的“酒神精神”“日神精神”。
酒神是生命原力的一面,非常具有破坏性的、混沌的、原始的冲动,试图摧毁全部的秩序。
(人与人之间的新冠病毒也在不断蔓延,敌意在弥漫,试图破坏本来的一面,极左的思潮)
柏拉图的理想国试图把酒神、生命原力的一面去掉,留下日神,但是失败了,柏拉图很绝望。
人为什么总是会回到黑暗面,回到酒神一面?这个问题很难解释。
每个伟大的思想家都是很绝望的。
一元论:从善解释一切
理性是有序的表达。
用理性抗拒黑暗的力量,就是用秩序对抗无序。
秩序提供一种线索,在黑暗中寻找光明。
黑暗永远吞没不了光明,因为黑暗的存在就是基于光明。
奥古斯汀:“甚至败坏,都显示出善的伟大。”
疾病要显示出破坏的力量,就要有可败坏对象给它机会破坏。可败坏对象一定是善的。
如果善不存在,那么败坏就不存在,因此光明的力量更厉害。只有光明存在,黑暗才能存在。
这就是一元论。恶必须依赖于善解释。这就是善的伟大。
至善是不存在对立面的。那么善是如何发展出恶的?这是一个深刻的问题。
从来就是善的教育,为什么会产生恶的一面呢?这个问题就是正义问题。
《理想国》中的正义:身心关系和城邦关系的类比。只有正义才能使灵魂、城邦处在有秩序的状态。正义是个人与城邦的连接点。
一开始就面临一个问题:没有一个人是真正喜欢正义的。人是被迫接受正义的。这是人的 下坠(下拽) 的倾向。
人的灵魂也一直在下坠。因为灵魂是光明的,就像三架马车,但是不容易统一,一个在天上开,两个一直想在地下开,所以灵魂像珍珠一样掉落到身体里,身体就像坟墓,灵魂就会被黑暗包围。
学习能够操练你的灵魂,建立直立向上的姿态。“从善如登,从恶如崩”
智慧、勇敢、节制:节制是很难做到的。现在有太多的诱惑。
理性:追求可理知的善。
可感觉世界也是善的,也具有善的本性,但是可感觉世界(欲望等)本来要跟随可理知世界(理性)秩序,这个秩序如果被破坏(且倾向于破坏),所以灵魂就会下坠,人就会趋向恶。
为什么欲望总是那么强烈的吸引人?柏拉图: 欲望太具有直接性了,通过非常鲜明的印象出现在人们面前 。欲望施加给人身上的压力太大了,可感觉世界对人的吸引力远远大于可理知世界。因此人虽然灵魂本源是善的,但是人的灵魂总是还会下坠。
洞喻:看过了天上的太阳(善)之后,就不再想回到洞中了。
价值与知识的自由
三十而立: 立的是价值、信念、理念 。价值高于职业。有了价值,人的灵魂才能抬起头来,才能仰望星空。
喜欢上求知, 只有知识才能使人自由 。荣誉不会给人自由,荣誉会给人带来巨大的负担。
知识是:真正想要解决和了解的东西,并真正为此付出努力。
有一种知识,是为了知识而知识的,那就是自由。“知识即自由”。
人灵魂里的正义:因知识而得自由。
在这一求知的过程中,可以操练出德性与节制,可以很少被世界所支配。
求知过程: 建立自己的判断力 。
古典的学问:生活方式与知识的理解活动是融会在一块的。
现代的求知方式:把价值与知识分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