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物质是标志客观实在的哲学范畴——不依赖于人类的意识而存在,并能为人类的意识所反映的客观实在
2. 意识的本质——意识是人脑的机能和属性,是社会历史发展的产物,是客观世界的主观映象
3. 科学的唯物主义:物质是世界的本原,世界统一于物质
4. 联系和发展的观点是唯物辩证法的总观点和总特征
5. 联系:事物内部各要素之间和事物之间相互影响、相互制约、相互作用的关系
6. 发展:发展是前进的、上升的运动,发展的实质是新事物的产生和旧事物的灭亡。
7. 新事物——符合历史前进方向,具有远大前途的东西
8. 旧事物——丧失历史必然性、日趋灭亡的东西
9. 对立统一规律是唯物辩证法的实质和核心
10. 规律: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联系。
11. 矛盾是反映事物内部和事物之间对立统一关系的哲学范畴。
12. 质:一事物区别于其他事物的内在规定性。
13. 量:事物的规模、程度、速度等可以用数量关系表示的规定性。
14. 度:事物的质和量的统一,是保持事物质的稳定性的量的界限,即事物的限度、幅度和范围。
15. 量变:事物数量的增减和组成要素排列次序的变动,是保持事物质的相对稳定性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中的连续性。
16. 质变:事物性质的根本变化,是事物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飞跃,体现了事物发展渐进过程和连续性的中断。
17.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要经过的三个阶段:即肯定——否定——否定之否定。
18. 否定之否定规律揭示了事物发展的前进性与曲折性的统一。
19. 内容:构成事物的一切要素的总和。
20. 形式:把诸要素统一起来的结构或表现内容的方式。
21. 本质:事物的根本性质,是构成事物诸要素之间的内在联系。
22. 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和表面特征,是事物的外在表现。
23. 原因: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引起某种现象的现象;
24. 结果:在事物的普遍联系中,被某种现象引起的现象。
25. 必然: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确定不移的趋势,在一定条件下具有不可避免的特性。
26. 偶然:指事物联系与发展中不确定的趋势。
27. 现实:指相互联系着的实际存在的事物的综合。
28. 可能:指包含在事物中、预示事物发展前途的种种趋势,是潜在的尚未实现的东西。
29. 唯物辩证法:关于自然、社会和人类思维发展一般规律的科学,是人们认识世界和改造世界的根本方法。
30. 客观辩证法是指客观存在的辩证法——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
31.
32. 主观辩证法是指人类认识和思维运动的辩证法——以概念作为思维细胞的辩证思维运动和发展规律。是客观事物相互作用、相互联系的形式呈现出的各种物质形态的辩证运动和发展规律在人类思维中的反映。
33.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
34. 归纳与演绎是人类思维从个别到一般,又由一般到个别的人类最常用的推理形式。
35. 归纳:从个别事实中概括出一般性结论,是从个别性前提过渡到一般性结论的推理形式。
36. 演绎是从一般原理走向个别结论。是由一般性原则推导出个别结论的推理形式。
37. 分析:在思维中把认识对象分解为各个部分、方面、要素等分别加以研究的思维方法——找出构成这一对象的基础、本质的方面。
38. 综合:是在把整体分解为各个部分的基础上,再把各个因素组合成整体的思维活动——是在思维中把对象的各个本质的方面按其内在联系有机地结合成一个统一的整体。
39. 感性的具体,就是通过感性认识得到的生动而丰富的知觉表象。
40. 抽象是对感性具体的否定性认识。
41. 辩证思维能力:运用唯物辩证法的思维能力,联系、发展中研究事物运动规律性的能力。
42. 历史思维能力:善于运用历史眼光,历史、现实的一致性关系。
43. 系统思维能力:从事物相互联系的各个方面及其结构和功能进行思考的能力
44. 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是高瞻远瞩、统揽全局、善于把握事物发展总体趋势和方向的能力。
45. 底线,就是不可逾越的界限,是事物向坏的方向发生质变的临界点。
46. 创新思维是对常规思维的突破,即是破除迷信,超越过时的陈规,善于因时制宜、知难而进、开拓创新的能力。
47. 实践是人类能动地改造世界的社会性的物质活动。
48. 实践是人的存在方式,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最基本的活动,是人类社会生活的本质,是人的认识产生和发展的基础,也是真理与价值统一的基础。
49. 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自觉能动性以及社会历史性
50. 实践主体:具有一定的主体能力、从事现实社会实践活动的人;
51. 实践客体:实践客体是指实践活动所指向的对象
52. 实践中介是指各种形式的工具、手段以及运用操作这些工具、手段的程序和方法。
53. 认识的本质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的反映。
54. 感性认识:人们在实践的基础上,由感觉器官直接感受到的关于事物的现象、事物的外部联系、事物各个方面的认识。
55. 感觉:是人们的感官对客观事物的个别属性、个别方面的直接反映。它是整个认识活动的起始环节。
56. 知觉:是人的感官对客观事物外部特征的整体反映。
57. 表象:是人们对过去的感觉、知觉的回忆和再现。
58. 理性认识:对同类事物共同的一般特性和本质属性的概括和反映,是思维的细胞,也是最基本的思维形式。
59. 实践与认识的辩证规律: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又由理性认识回到实践的飞跃,即实践——认识——再实践……循环往复以至于无穷。
60. 真理是标志主观与客观相符合的哲学范畴,是指人的认识对客观事物及其规律的正确反映。
61. 真理的客观性:真理的内容不依赖于人和人的意识。
62. 真理的一元性:在同一条件下对于特定的认识客体的真理性认识只有一个。
63. 谬误:是同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相违背的认识,是对客观事物及其发展规律的歪曲反映。
64. 逻辑证明:运用一致的正确概念和判断,通过一定的推理,从理论上确定另一个判断的正确性的方法。
65. 价值:实践基础上的主客体相互作用在主体一极形成的意义关系,即客体对主体(个人、群体、社会乃至人类)的生活和活动所具有的意义。
66. 价值体现的是主体和客体之间一种特定关系,表现为人与满足其某种需要的客体之间的意义关系。
67. 价值评价是主体对客观价值关系的状态及其价值的大小所进行的评判或判断。
68. 价值观:人们对于价值本质的认识以及对人和事物的评价标准、评价原则和评价方法的观点的体系,是人们关于应该做什么或不应该做什么的基本观点,依据一定的规范体系区分善恶、美丑、好坏等的总观念。
69.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我国在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发展中的根本价值。
70. 认识世界——主体能动地反映客体,获得关于事物的本质和发展规律的科学知识。
71. 改造世界——人类按照有利于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改变事物的现存形式,创造自己的理想世界和生活方式。
72. 主观世界指人的观念、意识世界,是人的头脑反映客观世界、把握物质世界的精神活动的总和,是人的知、情、意的统一体。
73.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
74. 思想路线——人们在实践活动中用以指导行动的基本原则和方法,是一定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实际工作中的运用和贯彻。
75. 人们的社会存在决定人们的意识。
76. 社会物质生活过程,指社会物质生活条件、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社会生活的物质方面,包括自然地理环境、人口因素和物质生产方式。
77. 自然地理环境是人类社会生存和发展的永恒的、必要的条件,是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自然基础。
78. 物质生产方式——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是人们为获取物质生活资料而进行的生产活动的方式。
79. 物质生产活动及生产方式是人类社会赖以存在和发展的基础,是人类其他一切活动的首要前提。
80. 社会意识是社会生活的精神方面,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81. 社会意识形态包括政治法律思想(政治思想和法律思想)、道德、艺术、宗教、哲学
82. 政治思想:人们关于政治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83. 法律思想:人们关于法的关系、制度和设施的观点、理论的总和。
84. 道德:调整人们之间及个人与社会之间关系的行为规范的总称和,是依靠社会舆论以及人们的信念、习惯、传统和教育来起作用的精神力量。
85. 艺术:艺术的表现形式诸多,它通过塑造具体生动形象来反映社会生活。
86. 宗教:支配人们日常生活的外部力量在人们头脑中的虚幻的反映。
87. 哲学:理论化系统化的世界观,是对自然、社会和思维知识的概括和总结,是世界观和方法论的统一。
88. 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
89. 社会意识是对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
90. 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社会意识是社会物质生活过程及其条件的主观反映。
91. 社会意识的相对独立性:是指社会意识以理论、观念和心理等形式反映社会时对社会存在的依赖基础上具有的作用。
92. 文化蕴含着人类智慧、价值追求和审美情趣,文化的核心是价值观。
93. 生产力——是人类社会和全部历史的基础,是人类在生产实践中形成的改造和影响自然以使其适合社会需要的物质力量。
94. 生产力基本要素: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劳动者
95. 生产关系是人们在物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96. 生产关系的基本构成包括:生产资料所有制关系、生产中人与人的关系和分配关系。
97. 生产力状况决定生产关系的性质。
98. 生产力的发展决定生产关系的变化。
99. 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
100. 生产力是推动社会进步的最活跃、最革命的要素。因此,把坚持推动生产力发展作为推动社会全面进步和人的全面自由发展的根本。
101. 经济基础:社会一定发展阶段的生产力所决定的生产关系的总和。
102. 上层建筑: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意识形态以及与之相应的制度、组织和设施。
103. 政治上层建筑在整个上层建筑中占主导地位,其中国家政权是核心。
104. 国体是社会各阶级在国家中的地位,表明国家政权掌握在哪个阶级手里,也即区分统治阶级与被统治阶级。
105. 政体是指统治阶级实现其阶级统治的具体组织形式,也即是政权构成形式,表明统治阶级采取什么样的形式去组织自己的政权,实现自己的统治。
106. 国体决定政体,政体服从于国体,并对保证国家的性质起重要作用。
107. 一定历史条件下的现实的个人、群体、阶级、民族、国家之间物质和精神上的相互往来、相互作用、彼此联系的活动。
108. 物质交往——物质生产实践中发生的交往(分工、合作及其生活方式,都是物质交往的具体内容),工业生产、产品(商品)流通,都是它的表现。
109. 精神交往——一定历史条件下,人们在涉及思想、意识、观念、情感和情绪等精神性的领域所进行的交往。(如现代的信息交换和共享、文化交流的往来)。
110. 世界历史——是指各民族、国家通过普遍交往、打破孤立隔绝的状态,进入相互依存、相互联系的世界整体化的历史。
111. 社会形态是关于社会运动的具体形式、发展阶段和不同质态的范畴,是同生产力发展一定阶段相适应的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统一体。
112. 社会历史就其整体而言,是一定的群体(集体、阶级、民族、全人类)的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及其产物的演进过程。
113. 人民群众:社会历史主体,历史的创造者;一切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推动作用的人。
114. 群众路线是中国共产党的生命线和根本工作路线——顺应群众期盼,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115. 历史人物——历史事件的主要倡导者、组织领导者或思想理论、科学文化的重要代表人物。
116. 社会基本矛盾就是贯穿于社会发展的始终,规定社会发展过程的基本性质和基本趋势,并对社会历史发展起根本推动作用的矛盾。
117. 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矛盾就是社会基本矛盾。
118. 社会基本矛盾规定并反映社会基本结构的性质和面貌,它包括:社会基本经济结构、政治结构和观念结构。
119. 广义的经济结构就是指就是生产方式。狭义的经济结构是指社会经济关系和经济制度(教材中所指的是广义的经济结构。
120. 政治结构是指建立在经济结构基础之上的政治上层建筑——政治法律制度及设施和政治组织。
121. 观念结构中的主要部分是是以经济结构为基础,并反映一定社会经济和政治的社会意识形态。
122. 生产力是社会进步的根本内容,是衡量社会进步的根本尺度。
123.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各种社会具体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124. 社会主要矛盾:是在各种社会具体矛盾中,处于支配地位,在社会发展一定阶段上起主导作用的矛盾
125.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某种具体形式的劳动。——生产使用价值
126. 抽象劳动则是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形成价值(劳动的社会属性)
127. 价值的质:价值的实体(某种劳动产品,某物)
128. 价值的量: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129. 价值量由劳动者在生产商品时所耗费的劳动量决定
130. 社会必要劳动时间是在现有的社会正常生产条件下,在社会平均的劳动熟练程度和劳动强度下制造某种使用价值所需要的劳动时间。
131. 简单劳动和复杂劳动——简单劳动是指不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的一般劳动者都能从事的劳动。
132. 复杂劳动是指需要经过专门训练和培养、具有一定文化知识和技术专长的劳动者从事的劳动。
133. 私有制为基础的商品经济的基本矛盾是私人劳动与社会劳动的矛盾。
134. 所有制——经济学上的所有制,是指生产资料所有制而决定的超额利润的占有。
135. 资本循环是指资本从一种形式出发,经过一系列形式的变化,又回到原来出发点的运动。
136. 资本的周转就是指资本必须不断地、周而复始地进行的资本的循环。
137. 社会总产品——社会在一定时期所生产的全部物质资料的总和(又称社会总价值)
138. 垄断:为获取高额利润,少数资本主义企业通过相互协议或联合,对一个或几个部门的生产、销售和价格,进行操纵和控制
139.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方案的核心是坚持对话协商,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坚持合作共赢,建设一个共同繁荣的世界;坚持交流互鉴,建设一个开放包容的世界;坚持绿色低碳,建设一个清洁美丽的世界。
140.
141.
142. 人与动物最根本的区别在于是否能制造和使用工具
143. 反映生产力发展水平的主要标志是生产工具的水平
144. 判断一种生产关系是否先进的根本标志在于它是促进生产力发展还是阻碍生产力发展
145. 划分阶级的唯一标准是经济标准
146. 下列选项中,属于哲学基本问题内容的有:思维和存在何者为第一性的问题;物质世界能否为人们认识的问题
147. 辩证唯物主义物质观的重要理论意义在于它有利于:坚持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物质的可知性;克服形而上学物质观的局限性
148. 体现量变引起质变的哲学道理的有:九层之台,起于垒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千里之堤,溃于蚁穴
149. 下列选项中,属于唯物辩证法基本规律的有:质量互变规律、对立统一规律、否定之否定规律
150. 实践是认识的基础,对认识有决定作用,表现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标准、实践是认识的最终目的
151. 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不起决定作用,原因在于: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制度的性质、地理环境不能决定社会形态的更替、地理环境对社会发展的作用受生产方式制约
152. 以生产力和技术发展水平以及与此相适应的产业结构为标准划分的社会形态称为技术:渔猎社会、农业、工业、信息
153. 世界观和人生观的关系是:世界观决定人生观、人生观对世界观有重大影响、人生观是世界观的重要组成部分
154. 社会经济基础是指:占统治地位的生产关系各方面的总和
155. 实践的观点是认识论首要的观点,这是因为:人们的认识过程就是一个通过实践而发现真理,又通过实践去检验和区分
156. 否认运动的绝对性,把静止绝对化的观点是:形而上学
157. 只承认绝对运动否认相对静止的观点是:相对主义
158. 一定的社会形态是: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的统一。
159. 在现实中缺乏充分根据,因而在当前条件下,不能实现的,称之为:抽象的可能性
160. 坚持真理的客观性是真理观点的:唯物主义
161. 实现意识对物质反作用的基本途径是:社会实践
162. 社会主义社会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性质是:非对抗性的
163. 质和量的关系是:相互规定、相互作用的关系
164. 矛盾问题的精髓是指:矛盾的共性和个性、绝对和相对的关系
165. 设想没有物质的运动必然导致:唯心论的错误
166. 在世界统一性问题上,唯物论和唯心论的根本分歧:统一于物质还是精神
167. 直接经验和间接经验的关系是:认识的"源"和"流"的关系
168. 社会主义社会开始了人民群众自觉创造历史的新时代,这是指:人民群众自觉地按照社会规律创造历史
169. 社会主义上层建筑同自己的经济基础:基本适合
170. 从产生上说,意识是:物质世界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
171. 假象和本质的关系是:假象是本质的一种规定
172. 唯物辩证法的总特征是:联系和发展的观点
173. 决定社会面貌的基本因素是该社会的: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174. 国家是:随着阶级的产生而产生的
175. 热爱领袖同反对个人崇拜的关系是:一致的
176. 辩证的否定是指:自我否定
177. 总的量变过程中的部分质变,可区分为:阶段性、局部性部分质变
178. 社会规律的客观性在于:它制约着人们的活动、不以人们的意志为转移
179.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联系表现在:理性认识依赖于感性认识、感性认识有待于发展为理性认识
180.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是指:它是唯一的、客观的
181. 规律是事物或现象之间的:本质的、必然的、内在的联系
182. 一切唯心主义都认为:精神是世界的本原、精神第一性,物质第二性
183. 物质运动的基本形式包括:机械、物理、化学、生物、社会运动
184. 矛盾的同一性在事物发展中的作用是:将矛盾双方联结为一体,使对立面在同一体中得到发展、使事物矛盾双方相结合构成事物的矛盾运动、使事物矛盾双方相互吸引、提供矛盾得以存在和发展的条件
185. 唯物主义哲学发展的三个基本历史形态是:古代朴素唯物主义、形而上学唯物主义、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186. 认识所以能够不断发展,归根结底是由于:社会实践的需要
187. 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在于:矛盾双方之间的斗争性和同一性相结合
188. 唯物辩证法认为,矛盾的转化是矛盾双方根据一定条件朝着:各自对立面转化
189. 人的一切认识都直接来源于:实践
190. 阶级和阶级斗争现象是:阶级社会的普遍现象
191. 哲学基本问题是指:思维和存在的关系
192. 空间的特性是:三维性
193. 假象是指:从反面歪曲地表现本质的现象
194. 辩证法和形而上学根本对立的焦点在于:是否承认事物的内部矛盾是事物发展的动力
195. 阶级斗争的历史作用表现为:它是推动一切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
196. 认识的起点是:感觉
197. 设想没有运动的物质是:形而上学的观点
198. 从普遍联系观点来看,事物之间的差别的界限:既是确定的又是不确定的
199. 社会分裂为阶级的根本原因是:出现了剩余产品和私有制
200. 划分阶级的根本标准是:人们对生产资料的不同关系所造成的不同经济地位
201. 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统一的基础是:客观物质世界
202. 肯定思维和存在有同一性,这种观点是:可知论
203. 自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的国民经济随着经济体制的改革得到了迅速的发展。——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决定作用
204. 国家的实质是阶级统治的暴力机关。
205. 在人民群众和个人的历史作用问题上,唯心史观主要表现是:共创论、调和论
206. 辩证法发展的基本历史形态是:朴素辩证法、唯心辩证法、唯物辩证法
207. 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显著特点是:科学性、人民性、实践性、发展性
208. 人类社会发展的最终决定力量是:物质资料生产方式
209. 马克思揭示人的本质的出发点是:人的社会关系
210. 在生产关系中,起决定作用的是:生产资料所有制
211. 社会意识主要是对:
212. 在阶级社会里,统治阶级的思想之所以处于统治地位,其根本原因是他们:在经济上占统治地位
213.
214.
215. 哲学基本问题两个方面:物质和意识何者是第一性、何者是第二性的问题;存在和思维有没有同一性,即思维能否正确认识存在的问题。
216. 马克思主义物质范畴的特性和意义:
217. 坚持了唯物主义一元论;坚持了能动的反映论和可知论,批判了不可知论;体现了唯物论和辩证法的统一;体现了唯物论自然观与唯物主义历史观的统一
218. 物质对于意识:独立性、根源性
219. 意识对于物质:依赖性、派生性
220. 时间——物质运动的持续性、顺序性,特点是一维性
221. 空间是物质运动的广延性、伸张性,特点是三维性
222. 物质与意识的辩证关系:物质决定意识;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主观能动性和客观规律性的统一
223. 意识的作用——意识的能动作用:意识活动具有目的性、计划性、创造性;意识具有指导实践改造客观世界的作用、控制人的行为和生理活动的作用。
224.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处理好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性的关系:尊重客观规律是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只有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才能正确认识和利用客观规律。
225. 如何正确发挥主观能动性的前提条件:从实际出发、实践是正确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的基本途径、需要依赖于一定的物质条件和物质手段
226. 联系的特点:客观性、普遍性、多样性、有条件性
227. 规律:事物联系和发展过程中所固有的本质的、必然的、稳定的(内在的?)联系。
228. 量变和质变的辩证关系:量变是质变的必要准备。质变是量变的必然结果。量变和质变是相互渗透的。
229. 唯物辩证法按其本质来说,是批判的、革命的精神。
230. 辩证思维方法是人们正确进行理性思维的方法,具体包括了:归纳与演绎、分析与综合、抽象与具体、逻辑与历史相统一
231. 历史过程中的“历史”:第一种是客观实在自身的历史,第二种是反映客观实在的认识的历史
232. 逻辑的与历史的本质上是一致的:一方面,历史是逻辑的基础;另一方面,逻辑的东西是历史的东西在思维中的再现
233. 思维能力:辩证思维能力,历史思维能力,系统思维能力,战略思维能力,底线思维能力,创新思维能力
234. 战略思维能力:强调思维的整体性、全局性、长期性
235. 科学实践观:科学的、能动的、革命的反映论
236. 实践的基本特征:实践具有客观实在性、实践具有自觉能动性、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
237. 实践主体的能力包括自然能力和精神能力。其中精神能力又包括知识性因素和非知识性因素,其中知识性因素是首要的能力。
238. 实践主体的基本类型:个体主体、群体主体和人类主体
239. 实践客体的分类:天然客体与人工客体(从是否为实践所创造的);自然客体与社会客体(从客体所处的领域区分);物质客体与精神客体(从客体的物质性和精神性的区分)
240. 实践中介可以分为两个不同的系统:物质工具系统;语言符号工具系统。
241. 实践主体和客体相互作用的关系,包括实践关系、认识关系和价值关系;其中实践关系是最根本的关系。
242. 实践活动的基本结构主要是主体客体化与客体主体化的双向运动。
243. 实践的基本类型:物质生产实践、社会政治实践、科学文化实践、虚拟实践
244. 实践在认识活动中的决定作用:实践是认识的来源;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245. 经验在认识过程中起到基础性的作用。
246. 主观唯心主义的认识本质:认为认识是主观自生的,是生而知之。
247. 客观唯心主义的认识本质:认为认识是客观精神的产物或者就是神启。
248. 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的二个突出的特点:把实践的观点引入认识论,把实践的观点作为整个认识论的基础;把辩证法应用于反映论考察认识的发展过程。
249. 辩证唯物主义关于认识本质:认识的反映特性是人类认识的基本规定性;认识的能动反映具有创造性
250. 感性认识包括了感觉、知觉和表象三种形式;具有直接性、具体性、生动性的特点
251. 理性认识的形式有:判断、推理
252. 理性认识的特点:间接性、抽象性和深刻性。
253. 认识与实践统一于实践;认识与实践统一于具体的实践;认识与实践的统一是历史的统一
254. 价值具有主体性、客观性、多维性和社会历史性
255. 实践作为检验真理标准的不确定性:一方面,实践受主客观条件的制约;另一方面,实践具有社会历史性的特点
256. 认识必然和争取自由,是人类实践活动的根本目标。
257. 一切从实际出发的三个方面内涵:总体上来说,就是要把客观存在的事物作为观察和处理问题的根本出发点。第一,要从变化发展的客观实际出发。第二,从特定的社会历史条件出发。第三,从根本上来说,就是要从客观事物存在和发展的规律出发,在实践中按照客观规律办事。
概念复习
Tag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