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怀
孔子认为学生要有四个品质:兴(情怀)观群怒
朱熹:兴就是感发志意,把意志和情怀抒发出来,情怀是人发展的动力
柏拉图学园里面最重要的两个重要理论学科:数学是最广阔的学科(除了哲学),法学是奠定社会法则的学问 理论是一个人做事情的境界所在,做事情一定要有理论,王阳明:心学即事功,心和事要合一
肯学:就是质疑与问题,非常鼓励提问,辩证法原始的意思就是问和答之间的关系
问题是最具创新性的,一个好问题远比一个知识更有价值
柏拉图:仰望星空,注重数学、宇宙论、创造论、理念 亚里士多德:研究经验,写作物理学、天文学、气象学、植物学、动物学
知性乐趣是最大的情怀:终其一生以知识为快乐
亚里士多德重要作品:《形而上学》
形而上学:每个物体都有本体,本体是本质性的,是规定了这个事物的东西;是研究“是”的。
求是:就是寻找规定性。一个事物的规定性使这个事物具有持存性。规定性就是这个事物的真理。
持存性:对“是”的看法
亚里士多德:人具有理智、具有社群性(人是政治的动物:政治,是指城邦),人一定要结成社群
两种人不用社群:一个是神,一个是兽
另一本书:《尼各马可伦理学》
西方大学必读,是现代伦理学的前提
尼各马可:亚里士多德的父亲和儿子都叫尼各马可。
分为十卷,文学结构:
第一卷:总论;第十卷:总结(讨论了幸福的问题,还说伦理学是政治学的预备)
第一卷和第十卷讨论的幸福还似乎不同
第二卷——第五卷:讨论伦理德性(到黑格尔时,才有道德的概念)
品德教育必须有愉悦感,伦理不是强制的东西。但是伦理是用具体行为教导出来的
伦理是:从风俗习俗来建立人的德性,在具体的行为中教导品质
道德必须是一种情怀,不是强制教育。
第六卷——第七卷:讨论理智德性
原因:适应世界的变化,这个世界唯一不变的就是变化,对变化的处理是世界最大的学问(老子:圣人不朽,时变思守)
理智德性:通过非常有思辨性的、技术性的方法建立起来,不是通过日常行为规范培养的,是一种更加精确的德性
伦理德性:以一种大概的规范;而理智德性是更加准确的
第八卷——第九卷:讨论友爱
朋友是构成人的爱的连接的另一个我。朋友是另外一个自己。如果没有朋友,就没有自己。“群而不流”
与社群性十分有关系。人与人若无联系,则与鸟兽无异。世界上最痛苦的人就是没有朋友的人。
朋友有三类:利益、快乐、德性
还有一本书:《政治学》
人类社会从自然社会进入国家的过程
《修辞学》
开山之作
幸福
幸福是一种德性:幸福是一种客观的原则,well-being,好的存在(不幸福就是坏的存在)
现代:幸福是一种感受
好:善,现在更多倾向于把善说成好,因为好比善更中性,善有点道德了
自然目的论:生物学到底是不是目的论?
亚里士多德:技艺、研究、实践、选择,都是以善为目的。
这个世界上的事物都是以善为目的。
理财——财富,造船——船,军事——取胜
有善就有目的。自然界是最经济的,不多余。
科学必须是最简单的,是最经济的。
亚里士多德:任何目的都是为了自身的原因。
欲望的善事表象的,欲望是带来痛苦的快乐。欲望会造成冲突。任何的冲突中就会有不幸。欲望和痛苦有关系。
一个人最高的幸福是为了自身的。
只有政治学才是让别的学科为自己服务的。政治可以把所有的善综合起来。政治就是最高的善。政治家是最幸福的。从事政治研究是最幸福的。
友爱也是让政治服务的。公民的团结就是友爱。
亚里士多德:城邦的善就是最完美、最重要的善。
理想国第二卷、第七卷(洞喻):对洞喻的诠释是很多元的
培根:人的认识过程是剧场假象,理论如何摆脱剧场假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