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采收及采后商品化处理

Created
Jun 25, 2023 03:00 PM
Tags

一、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的概念和意义

1、概念

园艺产品商品化处理:果蔬等从产品转变为商品所经历的一系列技术处理过程,是改善产品商品性,减少采后贮藏物流损耗,实现采后增值所采取的一系列措施的总称
notion imagenotion image

2、园艺产品进行商品化处理的原因

  • 品质各异,需要进行品质分级处理
    • 外观品质:大小、形状、颜色、表面缺陷等
    • 内在品质:糖酸、质地、内部生理病害等
  • 附着大量灰尘/微生物,需要清洗、杀菌
  • 贮运容易遭受机械损伤,需要包装保护,促进销售
  • 柑橘、苹果等表面需要进行打蜡、干燥
  • 柑橘、涩柿、香蕉等需要进行脱绿、脱涩、催熟

3、采后商品化处理的意义

  • 农产品增值的重要抓手:农产品增值需要做到商品化和品牌化。产品商品化、商品品牌化
  • 产品标准化的重要途径
    • 品牌化要建立在产品标准化基础之上
    • 涉及产品分级指标、产品包装方式、产品保鲜等
  • 保障果蔬产品优质供给
  • 助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
 

二、采收

(一)采收的相关概念

1、采收

  • 采收是园艺产品生产的最后一个环节,也是贮藏、物流、营销等采后流程的开始
  • 合理规范的采收是采后产品质量和销售环节商品性的基本保障。

2、采收原则

及时、无损、保质、保量

3、采收目的

从田间采集处于适宜采收期的园艺产品,并以最快的速度和最低的成本将损耗降至最低。

4、采收作用和意义

采收直接影响到贮运性、商品性和采后损耗;是一项时间性和技术性都很强的工作。
采收方法不当的后果:造成机械损伤
  • 破坏园艺产品,容易感染病原菌,加速失水;
  • 呼吸速率和乙烯产生率提升,衰老、腐烂加速
  • 商品性降低,贮藏期和货架期缩短;
  • 一般来说,机械采收比人工采收更容易造成机械损伤。

(二)采收方法

原则一、注意气候条件
  • 适合在晨露消失、天气晴朗的午前采收。
    • 采后产品要及时进入预冷间预冷,或放置于阴凉处散热。
  • 晴天中午或午后不宜采收
    • 产品温度过高,田间热不易散发
    • 呼吸消耗大并且容易腐烂
  • 阴雨天或者露水未干或者浓雾时不宜采收
    • 导致产品含水量过高,细胞膨压过大,容易造成机械伤;
    • 表面湿度大,容易被微生物侵染。
原则二、采前不要大量灌水。

1、人工采收

广泛应用。
(1)采收方法
可以用手摘、采、拔或者采果剪剪、用刀割、切,用锹挖等进行采收。
notion imagenotion image
果实采收原则
  • 先下后上、先外后内,以免碰落其他果实;
  • 尽量使产品完整无损,轻拿轻放,减少转换筐的次数,防止指甲伤、碰伤、擦伤、压伤等,减少人为的机械损伤;
  • 采收时防止折断果枝、碰掉花芽叶芽,以免影响次年产量。
 
比如枇杷采收: 枇杷为无呼吸跃变型植物,无后熟,应在果实着色充分品质最佳时采收。 采早了果实颜色品质不行,采晚了果实太软,在贮运中容易腐烂。 * 供贮运加工的果实可以在基本完熟(八九成熟)时采收,此时着色充分,较坚实。 * 不同品种分别采收; * 同一果穗的果实成熟期不一致,也需要分别采收,采熟留青。 适宜采收时间在温度较低的上午、下午或者阴天,不能再下雨天或高温烈日下采收。 采收时轻拿轻放,不能弄伤果实:不要用手捏果体,避免擦伤果皮表面的绒毛,影响果实外观。
 
花卉采收:
  • 避免挤压剪口
  • 剪口最好剪成斜面,扩大吸水面促进花枝吸水
  • 切取的花枝长度根据不同切花种类的花枝长度要求而定
  • 对一些容易在切口处流出汁液并在切口凝固,影响茎端水分吸收的种类,采后立即将茎端插入热水中浸渍,比如一品红。
  • 盆栽植物上市前要驯化处理(出圃前2-4周),提高植物对售后环境变化的适应性。
 
(2)优点:
  • 有效掌握适宜成熟度,最大程度减少机械伤
    • 针对每个个体进行成熟度鉴定,可以分期分批采收,成熟一批采收一批,保证在更适宜的成熟阶段采收。
  • 顺便进行其他农事作业
    • 比如鲜食草莓在采收的同时还可以摘除病叶病果、摘除新生的匍匐茎、并翻转背阳面果实等
  • 满足一些种类的特殊要求,以提高产品的商品价值
    • 水果带梗、黄瓜带花、番茄带萼等
(3)缺点:
  • 采收工人需要经过培训,使之能够确认适宜的采收成熟度,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和浪费;
  • 劳动强度大、效率低、成本高
(4)适用范围:
用做鲜销和贮藏的园艺产品人工采收最好。比如大多数鲜切花、长蔓的豆类、瓜类以及无限生长型番茄,一般带梗苹果、带果蒂柑橘、带花黄瓜、带萼草莓等。
(5)注意事项:
采收过程中所使用的容器比如采果箱、采果袋等应该具有平滑的内表面,并且保持清洁。

2、机械采收

(1)方法
  • 振动法:用器械夹住树干或者树枝,用震动器将其振落,树下的收集架把振落的果实接住,并用滚筒集中在箱子内。不同树种所需振幅和频率也不一样。容易造成果实伤害,适用于加工使用。
  • 化学辅助采收:应用化学物质(如乙烯利、放线菌酮、萘乙酸等)促使果柄产生离层,然后通过振动使果实脱落。比如在一些枣和橄榄产区,用乙烯利催落采收效果良好。
  • 拉拽法:收萝卜
  • 风吹法:振动鼓风机吹落成熟果实。采收效率受到树体结构、大小、果实重量和坐果量的影响。
  • 机器人采收
  • 无人机采收
  • 机械运输:
    • 丘陵山地地形复杂、山路曲折;农村劳动力老龄化明显,青壮年劳动力短缺,农业人力成本逐年攀升。
    • 轮式搬运、履带式搬运、轨道搬运、索道搬运。
 
(2)优势
机械采收可以节省劳动力,效率高,但其缺点是机械损伤较严重。
传统的果实机械采收通常通过机械摇晃树干、树枝、树冠,或者使用能产生强风的机械,使离层分离脱落,有时也会结合化学辅助药剂的使用促使离层的形成,提高采收效率。
为了减少机械伤,可以在树下设置柔软的传送带或者承接盘承接果实,并自动将果实送至分级包装机内。
(3)适用范围
在缺少专用采摘机器人的场合,机械辅助采摘是理想选择,比如在可升降的操作平台上采收果实,或者借助机械运输采收后的果实。
主要适用于在成熟时果梗与果枝形成离层的、用于加工的产品,结果部位集中,成熟期相对一致,果皮较厚较硬。
能一次性采收的各种果蔬及部分花卉种类也适合机械化采收。
  • 比如鲜食萝卜、马铃薯、蒜、胡萝卜、板栗等果蔬;
  • 用于加工的番茄、酿酒葡萄、酸樱桃、桃以及叶菜类蔬菜;
  • 切花大菊、郁金香种球等各种花卉
(4)不足
虽然国外机械采收有所应用,但是还有很多问题需要解决:比如选果和采摘的方法、产品的收集、树叶或其他杂物的分离、装卸和运输以及质量的保持等。
 

三、清洗

(一)清洗概念

田间采收的园艺产品表面常附有大量灰尘、病菌甚至污染物。特别是对于块根、块茎类蔬菜产品以及球根花卉种球可以通过清洗除去产品上附着的污泥。
清洗有利于减少腐烂,改善商品外观,维持商品性,提高商品价值,甚至可以适当减少农药残留。
清洗多用机械进行,分为干洗和湿洗。
  • 干洗是采用压缩空气或者直接摩擦
  • 湿洗一般用水作为介质,在水中进行清洗,流水喷淋或者浸泡。清洗用水必须卫生干净。、
清洗机械按照清洗方式可以分为:滚筒式清洗机、喷射式清洗机、超声波清洗机等。
清洗机结构:上料装置、传送装置、清洗系统、干燥装置等。

(二)与防腐杀菌结合

果蔬产品清洗结合防腐处理,有利于抑制或者延缓病害的发生,延长贮藏期及货架期。
  • 用于防腐处理的化学防腐剂应符合高效、低毒以及低残留等要求,并且不能超过规定的最大残留量。
  • 防腐剂包括仲丁胺类、苯并咪唑类、咪鲜胺类、抑霉唑以及山梨醇、氯气和漂白粉、二氧化硫及其盐类等。
  • 不同产品适宜的防腐剂使用浓度和浸泡时间有所不同。

四、杀菌

(一)致腐微生物影响

果蔬采后贮藏运输过程中,由于病原菌的侵染、呼吸和衰老等原因容易导致腐烂变质,造成的损失非常巨大:
  • 病原菌是导致果蔬采后腐烂的主要因素之一;
  • 病原菌通过伤口侵染或者直接透过果皮,并大量生长繁殖,导致果蔬迅速腐烂变质。
导致果蔬采后病害的常见病原菌:
  • 链格孢属;
  • 灰葡萄孢属
  • 青霉属
  • 根霉属
  • 毛霉属
  • 褐腐病菌;
  • 炭疽病菌等。

(二)致病微生物影响

果蔬带来的食源性疾病风险造成了严重的公共卫生问题。
最常见的食源性疾病是由水果和蔬菜引起的。沙门氏菌最常见。

(三)*化学处理

生产中还主要依靠化学杀菌剂来防治采后病害的发生。
优点:经济、杀菌效果好、见效快。
缺点:杀菌剂残留,危害健康、环境污染、抗药性增加;产生抗药菌株。
 
过氧乙酸:强氧化性的杀菌剂,副产物为水和氧气,对人体和环境无害,是一种绿色环保的杀菌剂;
过氧化氢:具有很强杀菌效果的杀菌剂,但对酵母、真菌和病菌的抑制效果不是很好。
臭氧:广谱、高效、无残留等其他保鲜可比拟的优点,有效性安全性已经得到认可。缺点是不稳定、氧化性强。实际使用过程中要实时监控臭氧的浓度寻找最佳的杀菌浓度,减少果蔬中抗坏血酸、胡萝卜素等营养成分的损失。
酸化亚氯酸钠(亚氯酸钠溶液和安全的酸配制而成、高效的杀菌剂);有机酸(乳酸、醋酸等)
其他代谢产物:
  • -聚赖氨酸:主要是链霉菌属产生的25-30个赖氨酸单体组成的具有抑菌功效的多肽。可在体内分解为人体必需的赖氨酸,兼具安全性和营养性,能有效抑制革兰氏阳性菌和阴性菌、真菌、病毒等微生物。
  • 乳酸链球菌素:乳酸链球菌产生的多肽,可以抑制大多数革兰氏阳性菌,对芽孢杆菌和梭状芽孢杆菌孢子的萌发抑制效果显著。对真菌和革兰氏阴性菌没有抑制作用。
  • 纳他霉素:链霉菌发酵产生的抗真菌化合物,对霉菌、酵母菌的生长,及黄曲霉素、青霉素、青霉酸等真菌毒素的产生有极强的抑制作用,但不能抑制细菌、病毒。作为一种获批使用的食品防腐剂,不会被胃肠道吸收,对人体无害。

(四)生物处理

(1)生物处理
传统意义上的生物防治:主要是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作用,选择无害的微生物抑制病原菌的生长,从而控制病害的发生。
现代意义:不仅利用微生物之间的拮抗,还包括病原菌、生防菌和它们所处的微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改变微环境的平衡,达到防治病害的目的。
果蔬采后病害的生物防治:贮藏过程中引入生防菌,使果实上的微生物达到平衡,从而抑制病原菌在此微生态系统中的生长繁殖,控制果实的采后病害。
(2)作用机制
生防菌作用机制:竞争营养和生存空间;对病原菌的直接寄生作用;分泌抗菌物质;释放挥发性抗真菌代谢产物;诱导寄主产生抗病性;产生活性氧;形成生物膜。
理想拮抗菌的标准:
  • 对人体健康和寄主无害;
  • 遗传稳定,具有广谱抗菌性;
  • 不苛求营养条件,可在逆境下生存;
  • 生产成本低,保质期长,使用时易分散;
  • 可以适应采后商业处理条件,能够耐受采后贮藏环境中的化学药剂。
(3)生防菌种类
生防菌种类:细菌、小型丝状真菌、酵母菌。
拮抗酵母作为生防菌的优点:
  • 遗传稳定;
  • 低浓度有效;
  • 营养要求低;
  • 对多种水果的病原菌均有效;
  • 不产生对人体有害的代谢物;
  • 不感染人群;
  • 抗农药和环境友好。
枯草芽孢杆菌:
  • 革兰氏阳性杆状细菌;
  • 对枯萎病、灰霉病等多种果蔬真菌和细菌病害具有拮抗作用;
  • 对人畜无毒无害,不污染环境
(4)生防菌的分离和筛选
土壤中有丰富的微生物资源
果实表面和果实伤口部位分离
空气、海水中分离。
(5)局限性
  • 仅使用生防菌的生物防治功效远不能达到化学杀菌剂的水平;
  • 生防制剂商业化不成熟,昂贵且不方便;
  • 产品储存条件严格,保存期短(需要高活性和繁殖能力);
  • 需要全面开展生防菌的生物安全性评估(包括与皮肤刺激和摄入有关的安全性)。

(五)物理处理

1、热处理
高于果实成熟季节10至15度;
热水浸果、热蒸汽、强力热风、微波处理等
对果实的病原微生物有一定的杀伤作用,对病害的控制主要是抑制霉菌孢子的萌发。
2、紫外线
(1)产生方式
通过半导体材料的电/光激发;
通过电子或光学激发汞蒸气或氙气;
更多是通过加热材料直到白炽化。
(2)作用机理
紫外线诱导嘧啶二聚体形成
3、低温大气等离子
(1)产生方式
等离子体是一种电离气体;
通过向气体或气体混合物施加能量而产生活性颗粒。
等离子体放电类型:介质阻挡放电、电晕放电、微波放电、滑动弧放电。
(2)作用成分
ROS,比如超氧阴离子、单线态氧等;
RNS,如激发氮、一氧化氮;
UV光子、正离子、负离子、自由电子。
(3)作用机理
活性物质对微生物细胞中的DNA和蛋白质造成损害
4、等离子体活化水
将低温等离子体与水面接触或者直接引入水中获得;
通过产生的过氧化氢、硝酸盐、亚硝酸盐离子等活性成分杀菌
还有果蔬传送式等离子体活化水喷淋杀菌设备,喷洒清洗样品,有效利用、避免浸泡产生交叉污染和碰撞,适用于不耐浸泡的果蔬;减少人工喷洒工作强度,保证一致性和均匀性;根据需求设置喷洒时间和用水量,灵活性高。
5、高压静电场
电离空气形成臭氧,影响细胞膜的离子通透性,改变酶活性等实现杀菌保鲜。
6、电子束辐射
作用机理:破坏化学键,破坏DNA结构和酶,使水分子离子化,产生不稳定自由基。
7、脉冲光
光谱包括从紫外线到近红外。处理时间短,能源成本低,无残留、维持营养结构特性,但受处理对象表面结构的影响。
8、超声波
冲击波破坏生物细胞壁或膜的连续性。伴随着自由基或其他反应性化合物形成。

五、晾晒/除湿

果蔬含水量较高,对于大多数产品在采后应尽量减少其失水,保持其新鲜品质,提高耐储性。
但对于某些果蔬在贮藏前进行适当晾晒,反而减少贮藏中病害的发生,延长贮藏期,比如柑橘、哈密瓜、大白菜、洋葱、大蒜等。
晾晒处理也称为贮前干燥或者萎蔫处理。
采收时含水量高,组织脆嫩,贮运中容易遭受机械损伤;或者蒸腾旺盛,使贮运环境中湿度过高,促使微生物活动而腐烂。含水量高还可能诱发生理性病害。
应根据果蔬的种类、贮藏条件及方式,进行适当贮前晾晒处理。
比如晾晒的大蒜能防止内部水分散失和外部水分渗入,有利于休眠和贮藏运输。还有秋白菜晾晒。

六、分级

分级:按照外观和内在品质,按照一定标准分为不同等级的操作。
  • 外观品质:大小尺寸、重量密度、颜色等;
  • 内在品质:糖、酸、涩、芳香、质地等;
  • 病虫害和机械损伤。
园艺产品分级是产品采后商品化、标准化的一个重要手段,是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基础。
  • 达到商品标准化,实行优级优价;
  • 便于贮藏、销售和包装。

(一)*分级方法

1、人工分级
我国部分园艺产品分级主要采用传统的人工分级,甚至不进行分级。
人工分级的不足:
  • 人工分级只能进行外观品质分级、速度慢、费劳力;
  • 受到人为因素影响比较大。
主要有两种:
  • 仅通过人的视觉对产品颜色、大小等外在品质分级;
  • 采用选果板和色卡分级,根据产品横径和着色。同一级别的果实大小和色泽基本一致。
人工分级时应首先熟悉分级标准(比如分级板、比色卡做分级的参照物)
一些形状不规则和容易受机械伤的产品多用人工分级。比如叶菜类、草莓和蘑菇、鲜切花等。
2、机械分级
主要适用于不易受损伤的果蔬产品;
与挑选、洗涤、干燥、打蜡和装箱一起进行;
由于产品形状、大小和质地差异很大,难以实现全过程自动化,因此一般人工与机械结合。
采用较多的是重量、形状、颜色分选机。
3、重量分级
根据产品的重量进行单指标判断,精度可靠。
适用于各种形状的果品。
只有机械秤式和电子秤式两种类型。
  • 机械秤式适用于球形的果蔬产品;
  • 缺点是产品容易损伤。
4、形状分级
按照果蔬产品的形状大小分选,比如直径、长度等;
主要有机械式和光电式两类分选装置。
5、色泽分选
根据果蔬产品的颜色进行分选。
颜色和着色度是果蔬重要的外观品质之一,与成熟度和内在品质有密切关系;
利用彩色摄像机,根据产品表面反射的红橙光和绿光的相对强度判断果实的成熟度。比如番茄、柑橘和柿子。
6、无损检测
无损检测技术:在非接触条件下,利用光、声、电等技术对品质(性质和成分)进行快速检测和评判。
计算机视觉技术(大小、形状、颜色、损伤进行分级,速度高、信息量大、功能多);光谱技术等。
 

(二)分级标准

标准指标不能过高,影响生产者投入积极性;
也不能过低,损伤消费者权益和利益,不利于市场竞争力提升。

1、*水果分级标准

国际柑橘果实分级标准,特级(品质极优);一级(品质优);二级(满足品质基本要求)
水果分级标准因种类、品种的不同而不同。通常在果形、新鲜度、颜色、品质、病虫害及机械伤等符合条件的基础上再按照果实大小进行分级。

2、蔬菜分级标准

分级标准因种类、品种的不同而不同。
由于食用部位不同,没有一个固定统一的标准,只能按照各种蔬菜品质要求制定各自的标准。

3、观赏植物分级标准

切花通常根据花枝长度、花朵直径、花序和小花数量、花枝重量、损伤程度、叶片品质等进行量化分级。目前国际上没有统一的花卉质量分级标准。也没有统一的盆栽植物分级标准。
我国颁布了主要花卉产品等级国家标准,详细规定了鲜切花、盆花、盆栽观叶植物、花卉种子、花卉种苗、花卉种球和草坪草种子的分级国家标准。

(三)分选

分选前要进行上料。分为人工上料和机械上料。
检测后需要有分选装置将不同品质的果蔬分别输送到不同出口进行包装。

七、打蜡

(一)打蜡处理概述

打蜡是果品商品化处理的重要环节,也是提高竞争力的重要手段。
通常把蜡涂敷于果实表面,增加表面的光泽度、改善外观、降低失水率、提高商品价值、延长贮藏期和货架期。
水果打蜡是国际上允许和经常使用的果品保鲜方法,多用于苹果和柑橘等果实。
打蜡效果和蜡液成分、打蜡工艺、贮藏物流条件和果实品种特性有关。

(二)影响打蜡效果的因素

商业蜡主要成分为虫胶(提高果实亮度的主要成分)、木松香、氧化聚乙烯蜡、小烛树蜡或巴西棕榈蜡等。
不同蜡液透气性差异很大,透气性好的蜡液应该是O2、CO2和乙烯的透过率高,而水蒸气的透过率低,尽量降低蒸腾作用并且不限制呼吸作用。
选择透气性好的蜡液的同时,也需要考虑蜡液使用浓度和使用量。
  • 浓度高导致打蜡过厚影响果实气体交换。无氧呼吸
  • 浓度太低打蜡太薄,不能覆盖果实表面,达不到提高光泽的效果。
贮藏环境的温湿度会影响打蜡后果皮气体的透过性。比如虫胶蜡在高湿度贮藏环境下,氧气和二氧化碳的透过性会升高。
蜡液可能会影响果实的风味品质:果实内部缺氧代谢导致乙醇和乙醛的积累。
常在打蜡过程中加入防腐剂延长货架期。
果实打蜡多是在销售前数周内进行,不宜作为长期贮藏保鲜的技术措施。

(三)打蜡方法

人工涂蜡和机械打蜡。
人工涂蜡适用于果量小的工作。果实浸蘸取出晾干、或者软刷棉布等涂抹;
机械打蜡多采用喷洒式,高压喷雾打蜡。
与机械打蜡相比,人工涂蜡的蜡液用量难以控制。

八、愈伤

愈伤背景:
  • 采后机械损伤;
  • 即使有微小的伤口也会使微生物侵入引起腐烂,在贮藏前必须进行愈伤处理。
果蔬损伤愈合:果蔬遭受机械损伤后,伤口及邻近部位酶活升高,木质素、木栓质、各种酚类等次生代谢物质形成,从而形成愈伤组织以修复伤口的过程。
愈伤过程:表层细胞脱水、底层细胞壁增厚,损伤周皮形成。

(一)伤口愈合类型

  • 组织伤口部位并未出现分生组织活性,而表现为伤口表层细胞的降解死亡及周围细胞壁中酚类和木质素的大量积累,如萝卜根茎、植物叶片等
  • 不但细胞壁上酚类物质积累,伤口表面细胞也分化增殖,如甘蓝块茎;
  • 伤口表层细胞死亡,下层软组织分化形成封闭的木质化层,内部细胞分生形成栓化的创伤周皮,形成愈伤组织。如马铃薯块茎、木本植物的茎等。

(二)影响损伤愈合因素

1、品种
损伤果蔬种类品种不同,愈伤能力表现也不同,伤诱导产生的次生代谢物种类和数量也不同。
2、成熟度
果蔬愈合能力随成熟度增加而降低,呈负相关。
3、温度
不同温度下损伤愈合的速率不同。
4、外源物质
既有自身免疫功能,同时外源物理及化学物质添加也可促进果蔬的损伤愈合。比如二氧化氯、壳聚糖、毕赤酵母、脱落酸等

九、催熟

一些园艺产品在采收时不宜马上食用,可以采用催熟的方法。
催熟多采用乙烯气体或乙烯利处理。在香蕉,芒果,猕猴桃,番木瓜以及番茄等果实中应用较多。

(一)影响催熟效果的因素

催熟效果与催熟剂浓度、温度、湿度等环境条件密切相关。
一般最适宜的是20-25度。
一定温度范围内,催熟温度越高,果实成熟越快。催熟温度过高,高于25度以上容易生理失调。
保持催熟环境的高湿度,有利于获得优质高档的催熟香蕉果实。

(二)催熟库设计

催熟库整体布局包括收发货暂存区(分级整理)、保鲜库(预冷贮藏)以及催熟库(人工催熟)等。

十、脱绿

柑橘脱绿可以降解果皮叶绿素、促使类胡萝卜素积累,增强果实的外观色泽,提高商品价值。

十一、脱涩

乙醛将可溶性单宁转化为不溶性单宁
还有二氧化碳处理、乙烯处理

十二、*包装

为在流通过程中保护产品、方便贮运、促进销售,按一定技术方法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品的总称,也指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采用的容器、材料及辅助物的过程中施加一定技术方法。
  • 是形成商品性的重要组成
  • 具有保护商品、方便物流、促进销售、提高商品价值等作用
  • 包装包括销售包装(内包装)运输包装(外包装)
  • 包装材料包括纸与纸板、塑料、复合材料及其他材料。
内包装,直接接触园艺产品的包装。单果包装、塑料包装、托盘包装。
包装方法:定位包装、散装、捆扎后包装。
切花包装包括捆扎、保护、装箱、通气等工序。
部分向地型敏感的花卉比如唐菖蒲、金鱼草、飞燕草、银莲花、桔梗等在包装和贮运过程中需垂直放置,以防止重力引起花茎弯曲。

(一)内包装的保鲜基本原理

自发气调包装(MA):对于园艺产品内包装而言,如塑料复合材料等兼具气调保鲜及抑制蒸发等作用。
气体选择性交换;减少呼吸消耗;维持适宜的相对湿度。

(二)外包装的基本要求

  • 耐压美观、清洁无异味、不含有害化学物质
  • 内壁光滑、干净卫生、重量轻、成本低、容易获得及回收处理
  • 标明商品名称、产地、商标、包装日期等。
  • 机械强度、通透性、防潮性、包装容积
条筐、木箱、瓦楞纸箱、塑料箱、泡沫箱等

十三、切花保鲜预处理

调节鲜切花开花、减缓衰老进程、减少采后流通损耗、提高流通质量或者观赏质量
保鲜预处理剂通过花枝吸收,在贮藏和运输前进行,处理时间较短,糖浓度较高
预处理液多含有糖、杀菌剂、有机酸、植物生长调节剂、金属离子等。
 
想要保护橙汁内的维生素C和其它营养物质,就得让橙汁脱氧,专业的说法叫除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