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论
两种基本生活方式:政治生活(城邦生活)、哲学生活
政治生活——入世
哲学生活——隐世、出世
出世有两种:神(自给自足,不需要我们)、兽
我们都是在世的,因为人是不自足的、必须靠别人去生活,这是人的本性所在
所以人必须结成社群,这样就有了社会分工,这就是政治,也就是社群意义上的政治,是相互关系的政治,这是亚里士多德所指的政治。
这个和现代意义的政治不太一样
政治生活
1⃣️公民/公民大会:可以选举或者放逐(比如放逐了有名的政治家梭伦)
2⃣️社群关系/团结:团结就是公民意义的友爱,但是某种程度上无关乎正义,团结有时候是“不讲道理”的
- 朋友
因快乐结成的朋友(快乐结束、友谊关系就结束了,是不稳定的);
由利益所结成的朋友(是可以有长期关系的,但不是真正的);
因为德性所结成的朋友(两个一直拥有相同德性的人,关系会非常持久)
- 友善:没有友善,人的共通感就会消失
共通感:把另一个人当作自己/“你”来看(把他人当作“他”来看,就是丧失共通感,是践踏人性的:比如第二次世界大战)
“我”与“你”的关系是十分重要的,但是现在的世界太缺乏了,到处充满了竞争/内卷,只强调“我”和“他”
哲学生活
今天意义的哲学:专业的、哲学系意义上的哲学。
18世纪柏林的施奈尔马赫,把哲学当成是单纯知识,将哲学与价值分离。
古典意义的哲学:是一种价值、生活方式,不是生产知识,是生产价值的。哲学是价值意义上的塑造,是来操练灵魂的。
人是由价值驱动的。建立自己的价值,认识自己,就是过哲学生活,才是幸福的、才能减轻压力。幸福是最好的解毒剂。
善分为三类:
- 外在性的善:荣誉、财富、美色等。今天人的在世程度远远超过古代人
- 身体性的善:健康、容貌、颜值等。今天人也是,对身体性的善重视程度远远超过古代
- 灵魂的善:目的性的善。装的是价值。是真正的善。但是今天的人的灵魂外化,关心的都是外在性的、身体性的善。灵魂把自己当作目的,就是实现自己的天赋,就是过哲学的生活。
压力就是:你的学习、工作等等没法给你带来幸福。不是智力上的压力,而是意志上的压力。做事与意志相反,就会感到压力。幸福就是合乎自己的意愿。
最典型例子就是柏拉图、颜回、王阳明等。
斯多亚学派:一个贤人(有智慧的人),即使在困境面前,也是幸福的。
善要与灵魂合为一体。找到一件不与灵魂分离的善,那就是最幸福的。
有些善是不可交易的。如果失去了不可交易的善,那就是不幸福的。
理想
任何东西都围绕着理想设定。人与其他东西的区别就是理想。没有任何学科、事业不是为理想设定的。
理想是幸福的。亚里士多德不认同世界会把理想夺走:一个真正幸福的人,是建立在德性的基础上的,所以幸福/理想不会被夺走。
人一定是在世的。所以理想是被现实包围的。世界就是想要把灵魂夺走,想把理想夺走。
是理想支撑了现实,而不是现实支撑着理想。
世界是很直接的。衣食住行,就是直接的,自己的理想马上会受到现实的挑战。
有德性的人一定是幸福的吗?运气是否与幸福相关?幸福是否与外部的东西有关系?是完全内在的吗?
梭伦:幸福是捉摸不定的,死人没有偶然性,所以死人是幸福的。
亚里士多德:幸福完全在内在性的善里,做圣人/哲学家是最幸福的。实现身上的善的完美性,这些完美性都是在灵魂里的,达到完美性就达到自足了,就达到了目的性的善。
王阳明:尧舜禹一万两黄金,孔子九千两黄金,即使自己没那么多黄金,只需要把黄金的成色全部表现出来。
柏拉图认为人能够达到自足,但奥古斯汀认为不能。
幸福就是好的存在,有好的存在就是德性。